活動報導

首頁活動報導
  • 1746715029_3.jpg

  • 1746715030_6.jpg

  • 1746715030.jpg

  • 1746715029_2.jpg

  • 1746715029_4.jpg

  • 1746715029.jpg

  • 1746715029_1.jpg

  • 1746715030_1.jpg

  • 1746715030_5.jpg

  • 1746715030_4.jpg

  • 1746715030_2.jpg

  • 1746715029_5.jpg

  • 1746715030_7.jpg

  • 1746715030_3.jpg

2025 噶舉寂靜滿願總集煙供法會

2025.05.08

    2025年4月20日,尊貴上師 滇貝仁波切 於河北唐山主法,修持煙供法會。此次法會除持續多年修持的阿企佛母及勝利幢煙供外,仁波切特別新增尊貴 金安仁波切 所傳的「天馬旗煙供」與「格薩爾王煙供」,並現場慈悲為信眾口傳法本,深入開示煙供與佛法修持的核心意義。

 

    仁波切開示,煙供是藏傳佛教特有的殊勝法門,是累積資糧的重要方式。脫離輪迴須具足資糧,透過頂禮、上香等善行皆可累積。因果不虛,現前一切皆由過去因造就,唯有持續行善,培養正因,方能成就解脫之果。

 

    仁波切進一步指出,輪迴之所以無法解脫,根源於內心的貪瞋痴未曾根除。即使世俗歷練豐富,若未修行對治,貪瞋痴仍會再度生起。唯有面對並持續修行,瓦解內心深處的煩惱根源,才能真正跳脫輪迴、獲得解脫。而煙供、火供、供燈等所有善行,皆是為對治內心的貪瞋癡,須將行為與內心結合,方能達到修行的真正意義。

    仁波切提醒,人常因執著與迷惑看不清真相,或不願改變而陷入困境,皆因長久以來的錯誤培養心識。學佛者不可放任自己的心隨心所欲,應保持謙卑,才能避免偏差,正確領悟佛法。貪瞋癡並非外在經歷能自然消除,唯有以正見與實修,才能從內根除。世間苦樂原是常態,不應依附於外在變化,而是要修學佛法,反觀內心,謙卑改變,才能步上解脫之道。

 

    仁波切表示,世俗中有可見與不可見的眾生,亦有具大力量的天龍護法等神祇。煙供即是對山神、地神、水神等的供養,以滿足祂們的願望,同時亦上供三寶、下施眾生,具足累積資糧與上供下施的作用力。此次煙供特別新增「天馬旗煙供」,為金安仁波切所傳,以四種動物象徵氣、運、福、德為緣起物修持,具足修行與世間承辦所需的四大元素,極具力量與意義;並修持「格薩爾王煙供」,格薩爾王為文殊、觀音與金剛手三怙主合一化現,具極大威德與加持,能降伏四方障礙,護持修行與事業。

 

    法會前,仁波切慈悲「口傳」煙供法本予在場信眾。仁波切強調,在藏傳佛教中,口傳代表歷代傳承上師能量的總集,具傳承者承接歷代上師加持力,無傳承者僅憑個人心力,力量難以圓滿。人生短暫,應善用時間與方法,透過正確傳承修持,提升善行效力,快速累積福德與智慧資糧。

 

    法會在一片莊嚴與感恩氣氛中圓滿結束。與會信眾皆深感法喜,對煙供修持的意義、佛法修行的實踐,有了更深的理解與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