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
-
1746715412_5.jpg
-
1746715412_18.jpg
-
1746715412_3.jpg
-
1746715411_2.jpg
-
1746715413.jpg
-
1746715412_12.jpg
-
1746715411.jpg
-
1746715412_17.jpg
-
1746715411_4.jpg
-
1746715412.jpg
-
1746715411_3.jpg
-
1746715412_7.jpg
-
1746715411_5.jpg
-
1746715412_8.jpg
-
1746715412_9.jpg
-
1746715411_1.jpg
-
1746715412_6.jpg
-
1746715412_1.jpg
-
1746715412_4.jpg
-
1746715412_10.jpg
-
1746715412_13.jpg
-
1746715412_11.jpg
-
1746715412_15.jpg
-
1746715412_14.jpg
2025 浴佛法會
2025.05.082025年5月5日欣逢農曆的浴佛節,北京佛堂由尊貴的上師 滇貝仁波切 親自主法,並連線台灣及馬來西亞佛學中心,在仁波切與喇嘛們的帶領下,共同舉辦了一場莊嚴殊勝的浴佛法會。大眾以虔誠之心禮拜供養釋迦牟尼佛及十六羅漢為主軸,並藉由殊勝的七支供累積廣大的福德資糧。
仁波切在法會中指出,佛法的修持不在於形式,而在於「有心」。修行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清淨自身的貪、瞋、癡三毒,並透過行善積德來轉化生命,無論是參與法會、日常功課,還是供養布施,最終目的都在於對心的覺醒與轉化。
仁波切引述一早海外弟子透過連線參與浴佛的例子,即使身處異地,仍在家中布置佛龕、鮮花虔誠浴佛,展現了有心之人的精進;反觀同處一地者,若無向佛之心,亦可能缺席法會。由此可見,佛法對有心者方能產生真實的影響力,若無內在的渴求,單憑外在的教導實難帶來真正的改變,因修行之道的關鍵在於個人的發心,而非外在的機緣。
「許多人聲稱努力修行,卻往往忽略生活中的微小細節,更遑論改變根深蒂固的習氣,連隨手可為的小事都無法落實,又如何能在複雜的生活與事業中約束自我,做出真正的改變?」 仁波切語重心長地指出,許多學佛之人在上師面前表現虔誠,轉身卻如同魔王般沉溺於世俗,言行舉止絲毫看不出佛弟子的影子,卻又自稱佛弟子,此種行為除了自我欺騙與麻痺,毫無實質意義,絕非正確的學佛態度。若欲在佛法上有所成就,必須杜絕虛假的表面功夫,方能成為真正的佛弟子。
最後,仁波切再次強調本次法會的宗旨在於覺醒。與會大眾應將心念專注於法教之上,用心感受與品味法會的每一個環節,方能真正對自身產生積極的影響。
法會在莊嚴的氛圍中圓滿結束,三地信眾透過網路連線,共同沐浴在佛法的慈光之中,祈願透過虔誠的修持,淨化身心,積累資糧,終成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