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節慧眼

首頁竹節慧眼

親愛的訪客,您好!
非常歡迎您的到訪。現代人有許多困惑,滇貝仁波切為了引導現代的眾生,特別開設這個網頁,與廣大的網友們分享他的想法。仁波切希望藉由佛法和佛菩薩的智慧作為眼睛,去看世間百態。如果您心中有任何困惑,請在下方空格內寫下您的問題,仁波切將與您分享他的想法。

接受金剛薩埵的意灌頂時,看到父親影象,有什麼意義嗎?

21/03/2013 11:02 am
頂禮仁波切:上週六下午金剛薩埵灌頂過程中,感受因緣殊勝,感恩仁波切字字句句悲心寬容。在進行的過程中,我有一個經驗產生,想請示仁波切。在進行「意」這個階段時,仁波切要我們以禪修方式進行,並詳細的說明著步驟,在那當下,我告訴自己要注意聽,跟著做,並仔細記住步驟,以備日後自己執行時,能夠正確無誤。但,就在努力於觀想金剛薩埵透明之身的時候,我逝世十多年的父親上半身像出現在我左邊,就像是從我的左眼角滑出來的相,他安靜不動的坐著,面朝右邊,所以我看著他的右側面,他一直微笑著,穿著他生前常穿的格子襯衫;此同時我也清楚聽到仁波切的話語繼續說著,內心責怪自己不專心亂想,告訴自己要專心要專心,甚至把眼睛睜開,看了仁波切一眼之後又闔上雙眼,父親相好端正坐著的影像又回來!在我左邊!太奇妙了。這不是我刻意想念他而有的影象;因為通常夢到他或想像他的樣子多少是模糊的,略偏暗的。這次則是非常清楚的,他呈現20多歲很年輕的樣子,皮膚變得異常白皙光滑,出自內心深處般笑得極其純真,看著他時,整個視覺都是大亮的,藍白格子襯衫也加深了父親整體清澈空曠感。整體而言,我的父親給我光明、純真、極度開心的感覺,看著他我的眼神無法移動。仁波切的聲音一直在右耳中迴盪。我心裏想:啊!這次你待好久啊~ 但我內心是空的,僅僅容納我父親的「存在」。這一段結束了,仁波切要大家起身,我们要去排隊領受…我又發現怎麼這麼快就結束了,我還沒做禪修呢。父親影象因為我慢慢睜眼才一點一點淡去。隔日回想這ㄧ幕,覺得是否父親要我長久懸著的心,可以放下了? 請問仁波切,這些有意義嗎?這是否表示我父親也來到了金剛薩埵的壇城?同時也接受了仁波切的灌頂?雖說一切無實性。畢竟對一個經常思念父親,關心他是否早升佛國的孩子來說,這次看見他的經驗前所未有,太不可思議了。懇請仁波切開示,也祈願仁波切法體康泰。
是一個很好的經歷。能夠透過一個短暫的禪修,看到了自己最深層次的執著以及在意的東西,這也是該放下和坦然面對及練習的課題。很好,是一個有禪修慧根的人。

密咒如果沒有經過上師口傳,任意持誦是不如法嗎?

24/01/2013 09:36 pm
頂禮仁波切:網站上說:密咒如果沒有經過具德上師口傳,只是從網站下載試聽,並任意持誦,是不如法有盜法之嫌,是這樣嗎?現在市面上也很容易可以買到由不同的仁波切所持誦錄製的cd,這樣可以跟著唱誦嗎?
咒語也好,心咒也好,凡是藏傳佛教金剛乘的內容的部分,我們以嚴格的角度來講,都是須要灌頂,須要口傳,才能夠去修持。雖然說聽著CD唱誦,是一個聽的概念,但如果沒有口傳,而去持誦各種心咒,不如法是確定的,有時候一些很上乘的心咒去持誦反而會對自己很不利,所以必須有口傳,才能去持誦。

如果曾接受某本尊的灌頂,是否有必要再度接受?

24/01/2013 09:10 pm
請教仁波切:如果已經接受了某個本尊的灌頂,如果上師還要再次舉行同樣的本尊灌頂時,是否有必要再去接受灌頂?其意義是什麼?謝謝!
如果是同一個上師給你灌的頂,而你也在修持這一個灌頂的本尊的內容,那麼在這樣的過程裡面,灌頂是一種可起到鑰匙的概念。有很多弟子是透過灌頂的過程,利根器者還能透過上師的迎入或者揭開本性的法性的過程裡面獲得證悟也是有的,所以在修持的前提之下,不管幾次也沒有什麼危害,只會加持,或者說離上師的無二無別的心更近一點。

「業」與「業道」的差別?

29/12/2012 05:28 pm
頂禮仁波切, 吉祥如意! 對於「業」與「業道」的差別?很難清楚認識,想請仁波切可否用較淺而易懂的方式幫助我們認識。
其實很簡單的去理解, 就像一件事情的過程和結局。 從理論上來講,「業」本身是一個名相上的詞彙,我們講到因果, 善因產生的果是什麼樣子,它指的就是這個樣子 。「業道」指的是業產生的過程 。一個是「業」的本身 ,一個是「業」產生的過程 。「業道」是業的過程 。

祭拜的食物可以吃嗎?

29/11/2012 03:37 pm
仁波切吉祥如意!我有一个朋友吃过祭拜的食物后(如:拜路边孤魂野鬼,去坟墓祭拜,拜祖先、家里的神明),他都会身体不舒服或生病。有一次他去泰国的曼谷时请问了一位出家师父(不知是南传还是汉传),为什么他每次吃了祭拜过的食物就会生病?那位师父告诉他说那些食物都是祭拜那些众生的,拜了之后又拿来吃不就是跟他们争食物吃吗?又有另一个朋友当时听了就说他的师父(藏传佛教)很照顾他们,祭拜过的食物都不给他们吃,全部丢进海里。我本身是不管祭拜过么只要是不浪费食物的前提之下我都会吃进口里。请问仁波切,到底是该怎样呢?谢谢仁波切!
我認為需要先學會分類。就像上面所說分兩種,一個是供,一個是施,這是兩種性質完全不一樣的東西。我們對諸佛菩薩才叫供,對鬼,對所有的地神也好,我們不叫供,叫施。為什麼不同?因為一個是累積資糧,一個是以自己慈悲的心去施食、去滿足眾生的需求。所以我認為,供的東西是屬於諸佛菩薩賜與我們的一種加持物品讓我們來享用的。如果是對鬼道的施,一旦你用慈悲的心去布施鬼道眾生之後,鬼道眾生對這些東西也會產生自己的執著,因為這是眾生的特性,是有執著的,已經有執著之後你拿回來,不是不可以吃,而是吃了之後,比如說布施給鬼道的,有些鬼道能力比較強一點,你已經送給別人的東西再去把它享用,自然會對對方產生一些瞋恨的心,瞋恨的心起了之後自然會對自己產生一些影響。如果覺得浪費,就像上面提到的上師把它丟進海裡,讓其他的眾生吃到也行,這是再次布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