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節慧眼

首頁竹節慧眼

親愛的訪客,您好!
非常歡迎您的到訪。現代人有許多困惑,滇貝仁波切為了引導現代的眾生,特別開設這個網頁,與廣大的網友們分享他的想法。仁波切希望藉由佛法和佛菩薩的智慧作為眼睛,去看世間百態。如果您心中有任何困惑,請在下方空格內寫下您的問題,仁波切將與您分享他的想法。

所谓的实修是指禅修吗

28/07/2011 12:14 pm
请问上师:1)所谓的实修是指禅修吗?2)原始佛教的禅修与藏传佛教的禅修,有何不同?
3)在中心参加八关斋戒共修时,可否使用自己的禅修方式来参修?谢谢上师!弟子:雪玉合十
1)实修並不等於是禅修. 凡是讓自己脫離輪迴的任何一種方式, 而實際的去運用佛法, 就是实修. 所以实修不僅僅是指禅修.
2)原始佛教的禅修是所謂的小乘佛教的禅修啊? 小乘佛教的禅修重在止, 並不包括勝觀. 藏传佛教的禅修是止與勝觀的相結合. 這個是最終的大手印的修持, 大手印的修持它是全方位的, 是止與勝觀二者的結合, 可能與小乘的單獨的止的禅修是不同的 .
3)我們入那個行, 就用那個行的行規. 藏传佛教的八关斋戒有它自己的觀想方式, 應該用藏传佛教的觀想方式, 比較適合.

我该如何开解和劝他继续修行

28/07/2011 11:25 am
顶礼上师∶有一位来中心参与共修将近半年时间的新同修在今晚发了个信息给我,信息内容如下:“我已经没有心想要修行了,我的工作没有得到做了,以后我会很少去中心共修了。你说有修就会有得,我却什么都没有得到,又不见得我的工作事业得意和赚到很多钱。也许只有有钱人适合修行。” 请问上师,我该如何开解和劝他继续修行?谢谢上师!
我們開始學佛的時候說過, 我們學習佛法, 動機是最重要的. 我們的動機應該是什麼? 生活當中有太多太多的問題, 我們看到事情的負面, 所以我們希望脫離負面的環境和輪迴而去學佛. 並不是有錢了就沒有痛苦, 也不是有工作了就沒有煩惱, 佛法真正解決的是脫離六道輪迴, 我們的目標應該是脫離六道輪迴, 而不是賺到更多的錢. 我希望的是, 大家調整一下自己的目標, 這樣才能去學好佛, 才能真正的幫到自己的解脫.

受戒者並沒有想依止的情況下去做皈依 是否可算是皈依了

12/06/2011 09:56 am
頂禮上師:有些人習慣會幫動物做皈依,或者在親友並不是很願意的情況下帶他們去做皈依。在受戒者並沒有想依止或想出離的情況下去做皈依,受者是否可算是皈依了呢?謝謝仁波切!
以戒體本身來講, 當然需要一個懂得思維、懂得發心的載體才能去受這個戒, 但我們一般對狗也好, 或者對一個重病的人, 在他耳邊或者在他能聽到佛音的範圍之內, 給他念頌皈依文, 其實只是給他種下一個佛的種子, 雖然他現在沒辦法完全獲得到皈依的戒體, 但是因為聽到三寶的名號, 我們有為他作這個祈願或迴向, 希望下輩子或下下輩子能夠促成皈依的佛緣. 重點是累積一個種子.

如何不去攀緣 又能創造好的緣起

12/06/2011 09:37 pm
頂禮上師:有時候會聽到人說不要對周遭的人事去攀緣,感覺起來似乎有些消極,好像如果想要利用平常的互動去增加一些接觸佛法或積資淨障的機會,這也算是一種攀緣。在直貢又似乎強調創造好的緣起,應該如何才兩不相違?請仁波切解惑,謝謝!
如果僅僅是為了我們自身的生活、為了自己的經濟或者地位等等這些世俗的事情, 而去攀緣、去拉關係, 我想這是有一點點過患, 應該能避免, 盡量就避免. 但是從佛法的角度來講, 為了讓更多人聽到佛法、 讓更多人進入佛門而去「攀緣」的話, 我想這是一個善緣. 通常我們所說的攀緣, 是一個惡緣, 在世俗裡面為了世俗的事情、為了自私的個人利益而去攀緣, 會造下很多的業,我們稱之為惡緣, 這種惡緣是要去斷絕的. 但是我們講的佛法修行的部分, 是一個善緣, 應該是多多利用及更廣大的去推動才是正常的, 這兩個是完全不同的道, 應該從不同的角度去看這個問題.

因故成為被告 有人勸說不要聘請律師 以免造下訴訟的惡業 應如何思惟

10/06/2011 09:42 pm
因從父親承襲下來的房地產而成為軍方佔地官司的被告人之一。周遭的人勸阻說不要聘請律師因應,以免造下訴訟的惡業,但靠自身的力量又缺乏相關的專業知識和對方談判,並且也無力負擔可能被求償的數百萬,心中非常煩惱。請仁波切慈悲開示,應如何思惟及因應才好?謝謝。
正常的途徑、合法的途徑去解決一件事情, 我想應該是一個很合理的方式. 假如我們今天是無中生有去冤枉別人、危害別人, 當然這個會造下很多的業, 但透過法律的途徑去解決一個本來應該正常的事, 它只是一個處理的方式, 我想無需顧慮那麼多.